首页/ 选大学/合肥学院/合肥学院首页
合肥学院
Hefei University
所在城市:安徽合肥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373号
  • 创建时间
    1980年
  • 隶属于
    安徽省教育厅
  • 学生人数
    1万~2万人
  • 院士人数
    暂无信息
  • 重点学科
    暂无信息
  • 学校类型
    理工类
  • 博士点个数
    暂无信息
  • 硕士点个数
    暂无信息

合肥学院介绍

  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起来的本科院校。其前身合肥联合大学1980 年建校,在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倡导下,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7 所高校共建,实行“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发挥了探索作用,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目前,学校是国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61 所大学之一,中德共建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安徽省省级硕士研究生培养立项建设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
  合肥学院是一所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兼有的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我校现有教职工920人,其中专任教师744 名,教授63人,副教授231人。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75.5%,其中博士100人。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外籍教师中2人获中国“国家友谊奖”,10人次获安徽省“黄山友谊奖”,1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配套引智工程”项目。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303人,外国留学生47人。学校设有17个教学系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现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计划”试点专业、1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合芜蚌自主创新平台、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基础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各1个。学校现有南艳湖校区一期、二期两个校区和继续教育学院校区,占地面积约1128亩。现有校舍面积约41.8万平方米。另有社会化配套的学生公寓约7.4万平方米,占地约81亩。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869.07万元。馆藏图书136万册(含电子图书)。
  学校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积极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寻地方高校科学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背景和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被誉为国内新建本科院校第一方阵的“排头兵”。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连续4 年被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9 年至今,我校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各类竞赛活动,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74 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12 项,国家级一等奖以上奖项34 项。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看了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有关合肥学院的报道后批示:“各地高校(合肥学院等)采取多种形式创新办学模式,一些做法很好,有的可以在省里试点推广”。教育部调研组来校调研形成了《关于合肥学院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报告》报教育部。从2009 年至今,全国180 多所省外高校、约1700 多人次组团来校学习考察。学校制定落实了《合肥学院服务合肥行动计划》和《合肥学院服务合肥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计划》。学校现有专业基本涵盖合肥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现代物流、家电等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 年、2013 年新增6 个专业(交通工程、能源化学工程、软件工程、会展艺术与技术、秘书学、酒店管理)均是合肥市急需专业。我校80%左右毕业生在安徽工作,近70%毕业生在合肥工作,2012 届毕业生仅在合肥经开区就业的就达1400 多人。
  学校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地方发展。2011 年我校与合肥热电集团等共建“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创新平台),借鉴德国经验和技术,帮助合肥热电集团解决了污泥掺烧技术问题。我校与安徽中南环保科技研究所组建了安徽合大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已获国家环境检测能力资质认定,成为合肥市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首批试点企业、合肥市2012 年“创新型企业”。我校与合肥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联合体成功入围《合肥半汤、汤池国际温泉度假区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中标单位,并主编《安徽省旅游人才建设规划》。2012 年,学校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合肥市轨道交通主体维护结构监测与分析研究项目”正式签约。近5 年,学校人文社科应用性成果数量在全省高校中均名列前两名。在合肥市社科评奖中,合肥学院均是第一获奖大户。我校承担的合肥市重点文化事业发展项目《构建“文化合肥”形象,提升合肥城市“软实力”》,其阶段性成果《文化合肥》已出版发行,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同志为该书作序。
  学校是安徽省、合肥市对外教育、文化、经济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建有“中国安徽——德国中心”和“中国合肥——韩国中心”。目前,学校同德、韩、日、美、法、意、西、奥等国家和地区的42 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几年来,有2000 名余学生赴国外留学,1000 余名德国、韩国学生来我院学习。2011 年,我院客座教授莱勒斯教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配套引智工程”项目,获中国“国家友谊奖”。合肥德国应用科学学院德方副院长霍恩教授获安徽省政府黄山友谊奖和2011 年“安徽省年度经济人物”。学校先后帮助合肥市有关单位引进了德国大陆轮胎公司、西伟德集团和韩国韩大集团等外资企业,通过我院与友好学校的牵线搭桥,合肥市先后与德国奥斯那布吕克市、韩国瑞山市结成友好城市。学校还充分利用“中德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中心”这个平台,积极参与合肥市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研究。学校有4 位客座教授受聘担任淮南市等8 个城市的政府节能环保科技顾问。
 

合肥学院就业情况

毕业生就业   我校毕业生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办法自主择业。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学校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及时公布需求信息、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等一系列措施,指导毕业生积极就业。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毕业生理论和实践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应用型特色,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连续5 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合肥学院学生来源

男女生比例

男生
61.51%
女生
38.49%
  • 特色专业

  • 重点专业

生物工程专业现有微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发酵工程实验室、生物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还有多个实习基地,整体发展特别不错,同学们在学校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后,可以在生物工程技术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与应用的工作,发展前景不错。

电气工程专业是和德国安哈尔特应用科学大学合作的,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工程技术是特别牛的,所以合作之后,此专业也是发展迅速,同学们在扎实系统地掌握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研究、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后,就可以从事信号处理、传输、交换及检测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了,就业肯定不成问题的。

物流管理专业要求同学们要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基础,当然也要具备物流管理、规划、设计等较强实务运作能力,这样大家毕业后可在物流部门、专业物流企业从事物流方案设计、经济分析、管理决策和实际操作的高层次物流技术管理工作。而且这个专业和德国院校也有合作,优秀学生可推荐进入中德合作物流管理专业或到德国深造学习。

这个专业要求同学们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注重对大家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毕业后可以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设计和集成工作。而且优秀学生可以前往德国、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学位。

这个专业也是与德国合作共建专业,由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实施的,同时也是教育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同学们在接受了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后,可以从事化工、炼油、冶金、能源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选择范围很广泛的啊。

合肥学院学费信息

当前学费:暂无
  • 招生电话:

    0551-2158118

  • 电子邮箱:

    暂无信息

  • 学校官网:

    http://www.hfuu.edu.cn/

  • 招生网站:

    http://www.hfuu.edu.cn/

热门学校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 海南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武汉大学(中外合作办学)
  •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办学)